“逆天”余额宝掀起互联网商标暗战

阅读:1584 2014-03-05 08:50:43

   

“逆天”余额宝掀起互联网商标暗战

     自从淘宝网推出“余额宝”这项业务后,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热议。不少业内人士惊呼“逆天”的余额宝、全额宝诱发的“羡慕嫉妒恨”,让中国互联网金融风云涌起,竞争更趋白热化。品牌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链接客户的关键因素,不可避免成了互联网金融战场的最前线。类似之前发生的王老吉商标战、IPAD商标争夺,有专业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大爆发,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标大战将是难免的。

    余额宝全额宝截至目前还没有成为注册商标,但经查询国家商标局主办的国家商标网,阿里巴巴集团早在201364日即向国家商标局提交了余额宝36商标注册申请,涉及银行、保险、基金、电子转账等几乎所有金融领域。而在之后的2013711日,巨人网络就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全额宝商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巨人网络的全额宝在市场上风生水起之际,一些知识产权法业内人士就认为,全额宝余额宝只是一字之差,而且字形非常相似,根据中国商标相关法规很可能被认定为近似,所以全额宝余额宝商标被审核通过的,很有可能只会是其中之一。即使全额宝初审通过,在公告期也完全有可能被余额宝提出异议,全额宝余额宝之间商标战难以避免。

     互联网金融领域可能爆发商标战的,绝不会仅仅是全额宝、余额宝。即使像银联这样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老资格金融品牌,也很可能被卷入战事。日前,第36类即金融类金联商标注册人王伊昌透露,他个人持有的金联文字商标,2005118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历时四年于2009614日获得商标权,尽管在此之后曾不乏询价购买者,但当最近有人主动找上门并直接表示出价600万收购金联商标的时候,他还是吃了一惊。意向买家没有透露具体用途,但在交流过程中曾提到互联网金融,也提到银联

     银联无疑是中国最著名的金融类商标之一。中国银联品牌相应的银联卡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发卡量累计超过38亿张,平均每个中国人持有3张。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中国银联互联网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肖涵之前曾公开表示,银联已经或正计划在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业务、互联网信贷、众筹模式等四方面开拓商机。银联商标于20015月申请注册,国家商标局于200211月予以授权,商标注册人为中国银联公司,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是其发起人和重要股东。而根据2013年胡润品牌榜,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品牌价值分别为2460亿元、880亿元、1620亿元、1900亿、280亿元。

      千人易得,一标难求,与银联交相辉映,本身看起来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金联商标,在民营银行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在新《商标法》今年51日即将实施,互联网金融商标战纷起的形势下,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其实也就不让人奇怪了。

       金联文字商标被出价600万,每个字平均300万,面对如此诱惑,很多年前就看好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业,并曾试图创办金联银行、发行金联互联网货币,而且曾实际创办金联卡平台的王伊昌,并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立即答应,他说不知道是否真的靠谱,甚至怀疑是不是又碰到了大忽悠,因为之前就曾有人以500万的高价索购。但余额宝、全额宝所引发的互联网金融革命性浪潮,决不是一种大忽悠,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根据凤凰财经的报道,余额宝目前显示的客户数是8100万户,规模估计在5000亿元。这意味着,余额宝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用户数和规模不仅远超其他基金,其用户数甚至比股民还多(假设一个人只用一个支付宝申购),而中国股市已经有23年历史。目前,沪深股市有效账户数分别为6700万和6500万,一般投资者都是沪深各一个户,所以股民总数也就约6700万。

            自从阿里巴巴余额宝、巨人网络全额宝打开互联网金融潘多拉盒子,互联网各路豪杰便义无反顾、争先恐后挺进互联网金融市场淘金。百度推出百发,腾讯微信推出财富宝、微信支付、微信红包,易信、苏宁、京东、360等等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越来越多的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更是争相涌入。对互联网金融无限豪情的背后,作为产品和服务最基础知识产权的商标,他们这些巨头们给予最基本的关注了吗?

       根据众多媒体的公开报道,去年腾讯公司在向国家商标局递交微信商标注册申请后才发现,该商标的一些类别早已被其他公司抢先一步申请了注册。面对同样情况的,仅仅是微信吗?网易的易信难道不同样如此?而经查询中国商标网,号称互联网金融十大品牌之一的人人贷注册商标申请于2013311日,但其他公司的人人代商标早在2012829日即被提交申请,而且早在2014128日就已经获得国家商标局正式授权。同样号称互联网金融十大品牌之一的好贷网,商标申请于20121224日,但一家南京公司却早在2012925日就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好贷365”的商标注册申请。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商标也会迎来不可避免的暗战。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蹄铁;丢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对于诸多的互联网金融巨头们来说,商标是否就是那个可能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战略失败的铁钉呢?

 

关注集标网微信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