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渝富桥”与“重庆富侨”历经十年的商标拉锯战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渝富桥昨日出示的最高法院(2013)行提字第1号判决书,由于两项商标在相关服务领域已形成各自相应知名度和相关消费群体,公众能够将二者相区分,最高法院撤消了商评委做出的“渝富桥”不予核准注册的裁定。
“这意味着"渝富桥"在商标局注册从此再无争议。”渝富桥代理人及法律顾问李淑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她同时表示,此次判决后,国家商标局会按照正常程序发证,办理渝富桥早在2002年就提出的注册申请,“完成注册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
重庆富侨总经理张三政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本案的第二被告,目前为止尚未收到最高法院的判决书,因而目前不便过多作出评论。不过,他表示重庆富侨仍将坚持自己的立场,“起码还会找个能说话的地方”,将由委托代理人处理后续问题。
十年商标之争落幕
“十年的商标之争我们付出了很多,无法用数字衡量,财力、物力不用说,主要是太耗精力。”李淑蓉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作为渝富桥的法律顾问,李淑蓉表示自2004年商标之争之始就担任渝富桥的代理人。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12月23日,“渝富桥”申请在第44类注册。2004年11月,重庆富侨提出异议,2008年7月7日国家商标局驳回重庆富侨异议,准予“渝富桥”商标核准注册。重庆富侨不服向商评委提出异议复审,2010年商评委裁定不予 “渝富桥”核准注册。
随后,“渝富桥”申请人杨世群不服异议复审裁定,向北京一中院提出行政诉讼。2010年12月,北京一中院判决撤销异议复审意见,核准注册。重庆富侨不服北京一中院判决,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渝富桥商标再次被裁不予核准注册。渝富桥不服该判决,于是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历经异议、异议复审、北京一中院一审、北京高院二审、最高人民法院提审五个环节,此次获得最高人民法院认定,“渝富桥”终可核准注册。
“这次判决后不久商标局会按照正常程序发证,完成注册时间应不会太长。商标注册后就意味着渝富桥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商标局制定的第44类美容院、按摩、保健等领域进行经营。”李淑蓉表示。
不过,重庆富侨总经理张三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第二被告尚未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申诉人先收到判决书,我们也觉得很诧异,我们跟商评委也联系了,他们也说还没收到判决书。即使最高法院确实这样判决了,商评委还需要核准他们才能注册商标。”
张三政称,目前对此不方便作过多评价,“北京一中院、商标局和北京最高院、商评委的判定不同,是2:2的关系,说明争议是非常明显的。”他表示仍将坚持重庆富侨的观点,将委托代理人处理后续事宜,但他并未明确说明将采取何种行动。
市场之争仍将继续
虽然商标之争落下帷幕,但渝富桥与重庆富侨的市场竞争或更加激烈。“你也许会经常看到,同一条街上,渝富桥的旁边不远处就有一家重庆富侨的店面,这种局面预计还是会持续,最终要靠客户自己去区别,去筛选。”李淑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商标之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之争。“如果没有这次商标之争,我们的发展速度应该更快。”渝富桥市场部经理马克文说。他表示,2004年开始至今,渝富桥每年增加店面36家~40家,全国已有366家分店。“现在重庆富侨和渝富桥占据了足浴市场80%的份额,双方大概各占40%。”
张三政表示,并不清楚目前市场占比,“但重庆富侨在28个省、自治区都有店面,成为足浴保健市场的排头兵应该不为过。”
足浴市场向来比较神秘,多家都市媒体曾报道,目前月薪过万的足浴工并不算罕见。业内人士指出,全国上规模的店面目前大概有2000家,而每家的年营业额约350万元,每年足浴行业规模达到70亿元。马克文透露,目前渝富桥标准店面每天收入约为1.7万元。
不过,马克文表示,在商标战过程中,渝富桥已在积极拓宽业务,在最初的茶楼、会馆、浴足、保健行业基础上,增加精品酒店与文化产业。而张三政则表示,重庆富侨不会涉足酒店等产业,“我们十五年来只做浴足,目前也没有想过跨行业做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