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强 产品卖不了好价钱

阅读:1234 2014-01-02 11:17:36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随着品牌经济的快速,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品牌意识,包括很多农产品也开始走品牌化路线。湖北省的柑橘叶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品牌不强,产品买卖不了好价钱。精品果源不足,映射的其实还有品牌不响、专业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品牌不响,增收难抵成本

根据测算,要实现精品果园覆膜控水增糖技术,柑农每亩付出的成本约在800元。而一张膜,最多用到两年。

这对柑农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省农业厅果品办主任鲍江峰给记者算账:近年来,我省柑橘均价多在1-1.5/公斤左右,基础投入0.7-0.8/公斤,按亩均3500公斤的产量来算,每亩柑橘纯利润最多也就在2000元上下。“而这还没算物流和人力成本,一旦遇到灾年或行情不好的时候,绝大多数柑农能保本就不错了。如此一来,有多少人愿意拿出800元来投入这种提质难提价的技术呢?”“这背后,其实还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左右柑农的选择。”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说,说白了,还是我们的柑橘鲜销市场有限,品牌不响,柑农增收空间有限。

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最佳办法就是走精品路线。徐能海表示,这其实是我国民众水果消费习惯和深加工水平有限决定的,“在我国,人们对鲜果的喜爱程度远大过果汁之类的加工品。更何况,水果加工企业的原料果价格比鲜销还要低。这一点,与国外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时下,1公斤褚橙可以贵过肉价。这充分说明,品牌强,则市场强!”徐能海表示,湖北柑橘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知名品牌的培育,尤其是那些能走出湖北的大品牌。

品牌乱到本地人都有些糊涂

以主产区宜昌为例,该地仅蜜橘这一个品类,就有宜都蜜柑和宜昌蜜橘两个大的地理品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以小地名和所在合作社命名的自创品牌。如此多而杂的品牌,让宜昌本地人也有些糊涂,而这种内耗式的品牌竞争,实际弱化了宜昌柑橘品牌价值。

除柑橘之外,当阳椪柑、秭归脐橙、武当山蜜橘等,都是只有地理品牌,难有响亮的企业品牌。最终,不少优质果源被外地商贩拿去,直接贴牌,作了原料果。

如何应对这一尴尬局面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祁春节建议,在商标使用上,应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注明基地、保护产地、政府引导、统一管理”的办法,将小品牌整合进区域大品牌。“品牌响,才会卖出高价。当前,我省柑橘品牌最好以地域划分整合成两到三个品牌。”祁春节说,以秭归脐橙为例,即全县所产脐橙,只要符合生产标准,便可使用“秭归脐橙”品牌,用“秭归脐橙 ”作为统一使用的商品名。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依法自主决定脐橙果品商标,注明生产基地名称,以此区分产地。

组织化程度越深,品牌才有可能越响

按动按钮,橘园微喷灌管360°旋转无死角喷水;启动开关,柑橘通过依山修建的专用轨道顺利下山。这是记者201311月中旬在夷陵区晓曦红柑橘合作社基地看到的一幕。合作社理事长舒德华说,仅这片果园,就运用了空中挂灯、覆膜控水等14项集成技术。

事实证明,舒德华这些大手笔,给晓曦红带来了不错的回报—去年,该合作社的精品柑橘,首日20吨运到上海,一小时内就被抢空。“这不仅是对我们品质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品牌的认同。”舒德华说,公司成立了技术服务队、机械服务队、农资配送服务队、劳务服务队、加工服务队、品牌销售服务队,为全社乃至全区柑农提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服务。目前“晓曦红”正在冲刺中国驰名商标。“专业服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我省的柑橘储藏时间不长,很大程度就是我们从采摘环节,就没有精品意识。而这也造就了我省柑橘销售半径不远的尴尬事实。与此相反,赣南蜜橘之所以销售半径长,关键就是他们从源头就有很好的专业服务。以柑橘采收为例,人家是布袋收装,直接进入分拣车间;而我省的柑橘,多是农民自采,从采收环节就不符合规范,抛扔现象造成果皮受伤,很多是当时看不出来,但包装之后,就会出现溃烂,而其所产生的霉菌又会霉掉一片附近的果实,造成整箱果品烂掉。这无疑,对我省柑橘的品牌形象是个极大的损伤。

农产品品牌化路线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是要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还需要当地政府,经销商和果农的共同努力。

关注集标网微信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