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中国为何缺少全球品牌?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经济在迅猛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规模虽大质量却不高,而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缺少全球品牌。一些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尚可,在国外的知名度很低。走了一些国家,询问那里的居民,都知道中国产品,却不知道中国品牌,只有青岛啤酒、海尔等很有限的几个牌子,在国际上略有一点名声。到国外的商场看看,中国产品的地位不但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甚至在韩国产品之下。
中国缺少名牌的原因很多,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悠久的现代商业文明。中国的历史很悠久,但现代商业文明的历史却很短。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基本上自给自足,经济要素的流动性很弱,除了少数地域性的老字号和传统特产以外,中国几乎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知名品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厂家按计划指标组织生产,品牌与生产者的切身利益关联度不大,因而中国人的现代商业意识和品牌意识明显不足。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独立知识产权。中国长期的科举制度偏重人文,而缺乏科技考核内容,加之官本位观念、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产权不清晰等原因,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因而不能从技术含量上支持全球品牌的形成和提升。
――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国际化媒体。全球品牌的形成不但需要技术和质量支撑,还需要在广泛的传播中形成知名度,但中国企业往往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力实施广告战略,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不足也明显制约了中国产品的海外影响度。
――不适当的合资政策,制约了民族产业的成长空间,也制约了自主品牌的成长空间。在合资过程中,一部分国产名牌被我们自己主动废弃了,一部分国产名牌外资方有意掐死了,及至醒悟过来,往往悔之晚矣。
――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存在成见。尤其是西方人,总认为中国产品品质不佳。这种成见的形成,客观因素是很多中国产品的确不如人家,或者品质不差却因广告不到位而不被认知;另一个因素是,一些不法商人把假冒伪劣商品大肆贩卖到国外,严重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名声,甚至使中国制造变成了劣质产品的同义语。
――一些中国人存在崇洋媚外心理。在缺乏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情况下,不少国人迷信洋货,挟洋自重,因而不能给国产品牌以有力的支持。在质不如人的情况下,偏爱洋货并非不可理解;但在品质接近或者国货更好的情况下,一些人依然选择洋货,这与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形成了鲜明对照。情况若非如此,中国理应诞生更多的一流品牌。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没有相当数量全球品牌的国家,即便经济规模再大也成不了经济强国。原因很简单,没有自主知名品牌,就不可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结果只能是两种前途:要么生产低档产品,要么给人家打工。对中国而言,培养自己的名牌,不能完全寄托于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不能寄希望于让人家来给你捧场,根本的还要靠自己。如果十三亿中国人能像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那样热爱国货,绝对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世界一流名牌产品。因为中国市场如此之大,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只要能够先在中国市场站住脚,就可能以此为基础向世界名牌冲击。这是中国产品成功的根本所在。由此看来,中国人热爱国货是中国诞生全球品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