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近年来,在IT和通讯行业引发的商标纠纷屡见不鲜。近期,中美“高通”商标之争风波再起,这出被业内称为“蚂蚁斗大象”的戏,无疑将再给中外企业上一课。
美国公司并未申请“高通”商标
在全球移动芯片领域炙手可热的美国Qualcomm公司(以下简称“美国高通”),是国际通讯业巨头。然而,美国高通在中国使用的“高通”商标申请一直未获批准,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已存在一家以“高通”命名的高科技企业—上海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高通”)。
1994年起,美国Qualcomm公司开始在中国申请QUALCOMM商标,当时其在中国使用的汉字字号为“卡尔康”;且在2010年前,该公司并未申请过“高通”商标。1998年美国Qualcomm进军中国后,逐渐开始以“高通”字样作为其产品和服务的商标。2001年,美国Qualcomm在中国成立高通无线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和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将“高通”作为其企业字号的翻译。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高通公司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业务发展十分迅猛。美国高通越来越意识到商标归属权的战略意义。
上海高通半导体公司董事长程儒萍也向记者证实,2010年,美国高通开始申请注册高通第9类与第38类商标,但由于中国高通举证该系列商标已被其注册并持续使用,美国高通的申请至今未获中国相关部门批准。
中国高通如今在市场很难识别
程儒萍表示,尽管美国高通在华商标申请注册未果,但是凭借其在业界不可撼动的影响力,依然使用着中文译名“高通”。在美国高通的盛名之下,中国高通品牌如今在市场很难让人识别。
据了解,同属通讯行业的中国高通成立于1992年,系我国第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程儒萍出示的材料显示,自1993年10月21日注册第一个“高通”商标开始,截至2013年9月21日,中国高通在四大申请类别,先后注册7个商标。
程儒萍说,长期以来,我们疲于应对Qualcomm的干扰,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以至于无法做好主业。
新华社记者就此向美国高通求证,但对方并未对此作出回应。